• 金獎
    作者:江孟禧
    作品名稱:森林建築師
    尺寸:50x30x42cm
    材質:木

    創作自述
    森林中充滿了許多植物與動物,不同的樹木、鳥類、昆蟲與花草,都共同生活在「森林」這個環境中,以某個角度來看,它也是一種足以象徵社會的群體生活,於是我以森林中動物們的樣貌來表象,訴說建築師這個角色與社會大眾的關係。
    這件作品是我第一次製作由許多物件組合而成的雕塑,不但每個物件的造型都要一一設計,搭配起來的美感也需要不斷的反覆嘗試和修正,在作品模型的階段花了非常多時間去調整動態,還有雕塑主體與小動物之間的關係,模型完成後也面臨到材質質性與造型的配合問題。雖然作品總是藏著許多未知的挑戰,但也藉由克服這些問題,更加能夠了解材料與造型的關係,也累積了些許經驗與自信,並從中觸發更多作品的靈感與目標。
    一件雕塑作品的形成,是經歷了作者投注許多時間,並在不同視點的關照下,與作品不斷對話而產生的心血結晶,我想創作的結果之所以「創新」,也許是因為材料們與各自獨特的心靈交匯,進而產生許多不同氛圍的作品特殊氣息吧!
    很高興這次參展的作品,能得到評審們的認可與民眾的青睞。我想一位藝術創作者最渴求的,也就是作品能真正地感動群眾,無論是經過作品時會心的一笑,或是被作品吸引得去詳細端倪,都是令創作此作品的人感到歡欣鼓舞的一件事。得到如此的肯定與殊榮,特別要感謝主辦單位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對雕塑藝術的支持,也要感謝新人獎評審們所給予的肯定與鼓勵,以及感謝麗寶雕塑新人獎活動中所有踴躍參與的民眾。今後希望能用我所擅長的方式,創造出更多觸動人心的精彩作品。
    「雕塑」對我來說是用立體造型去傳達感動的一種方式。雕塑具有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的特殊張力,雖然某層面上看,是屬於視覺藝術的領域範圍,但它在現實中顯然是超越「影像」的存在物,藉由形體與空間去打破視覺幻像的框景,肌理和質地拉近
    人與材質、物件之間的距離,身體、雕塑、心靈三者在空間中遊戲,強烈的存在感引發對物的崇敬,在此,「人」或是「創作者」不再凌駕於媒材,而是藉由與形體和材質的對話來達成一種共識,一種 對美、對藝術的共識。
    由於雕塑是個既特殊又令我著迷的藝術形式,對於雕塑的願景則是希望能藉由雕塑之創作與推廣,去拉近人們與雕塑藝術的距離,人們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周遭環境,也許能夠發現存在每個人心中最美的雕塑。

    金獎專訪實紀

    Q:請問您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啟發了這項作品的創作靈感?
    A:我常常喜歡看山,無論是在旅行的途中或是坐車返家的路途上,臺灣的山林總是深深的吸引著我的目光。它具有一種力量,一種既厚實又有空間變化的團塊,許許多多不同的樹種、不同的姿態與色調,構成這生活中平實又變化萬千的雕塑,大自然的雕塑。
    在凝視山林的當下,常令我湧現出許多創作的靈感,這些千奇百怪的造型與聯想豐富了我的腦海與我的筆記本。在看到這次麗寶雕塑新人獎的主題「雕塑之森」後,腦海馬上湧現出我所凝望的那片森林,而我想表現這片森林。

    Q:作品是如何命名的呢?能否為我們解釋其意涵?
    A:由於雕塑新人獎是由麗寶主辦,讓我聯想到建築師這項職業,而建築師除了所需的多項專業能力外,
    在社會中也扮演著帶領大家開展新居住概念與生活風格的角色。然而,當森林與建築師這兩個元素聯
    結在一起時,就激發了我一連串的想像。最後我選擇了以力量龐大卻心思縝密的「象」來象徵建築師。
    並以「森林建築師」作為這次作品的名稱,內容描寫一段建築師帶領群眾進入理想居所的故事。

    Q:請談談您對建築與藝術雕塑之間關係的看法:
    A:建築與雕塑長久以來,無論古今中外都是密切相關的,以往因為宗教或習俗安置於屋瓦城牆上的雕塑,
    到如今因空間、美感或紀念所設置與建築相呼應的雕塑,都是大家對建築與雕塑的共同經驗。在視覺
    藝術的廣大領域裡,唯有建築與雕塑是真正貼近於人身體的形式,除了眼的美感經驗外更融入人身體
    的量尺與觸覺的感性,甚至於這兩種形式彼此所採用的構成材料與鑑賞方式重疊性非常的高,如這次
    麗寶雕塑新人獎提到「建築是可居住的雕塑,雕塑是人們心靈居住的建築。」可見於兩者之間的相互
    關係。

    Q:若您有欣賞的雕塑藝術家,請和我們談談他們的創作特色或是對您產生的影響。
    A:雕塑家張子隆老師是我目前就讀碩士班的指導教授,他的作品與創作的態度令我十分欣賞,影響了我在看待創作與生活上產生許多自己的想法。
    張老師不以渲染誇大的形式或議題來搏取目光,他的雕塑作品與展覽總是讓人留下樸實、典雅的深刻印象,在渾圓飽滿的造型之下,暗藏的是對於面與結構嚴謹的鋪陳,藉由面的帶動讓形扭轉,因為形的扭轉使曲線緊繃,進而產生量體的擴張,如種子般緊實的量體就像是內在蘊含著能量一般,充滿生命力而緩緩膨脹著。
    除了造型的巧妙安排外,張子隆老師對於材質的表現也十分忠於材質的原味,老師常說「材料自己會說話!」,運用獨特的渾圓造形在他細心與耐心的打磨及拋光之下,材質表面的天然紋理因造型而變化,充分而純粹地展現雕塑家的造型美感與材質之間的對話。
    最令我嚮往的還是張老師他對於創作與生活的態度,他也常提醒學生要懂得享受生活、懂得享受創作的過程。直到現在即使再大的作品老師也會堅持親自操刀,因為如此才能真正的享受到除了作品完成之外,雕塑家創作過程中與材質的對話。
    如上述所提到的,老師對我在造型能力、材質語彙與創作態度上有著深刻的影響,如此良師使我能靜下心來品味造型力道的巧妙,在面對材料時以尊敬的心態去了解它、與它對話,在創作生活上不因遇到困難而為之所苦,進而去享受創作、享受材料、享受雕刻。

    Q:為何會選擇這些創作媒材呢?這類素材將呈現出什麼樣的視覺傳達呢?
    A:之所以會選擇木頭作為作品的材質呈現,主要是因為作品中的大象、鳥、森林這三個主要的元素都具有相當程度的有機特性,例如大象的動態與曲線、如何表現森林的團塊與空間感,還有鳥兒們在森林中嬉戲的歡樂氣氛,這些創作要素都是非常適合用木頭這溫暖又充滿生命力的材質來呈現。

    Q:在雕塑創作過程中會遭遇哪些媒材上的限制或困難,該如何突破、解決問題?
    A:一旦決定了要用木材來創作,當然就要面對木頭在材性上會變形龜裂的問題,其實在作品取材的時候就必須先去設想木材之後龜裂的方向與位置,把作品巧妙的安排在木料最穩定的區塊能在作品完成之後降低龜裂尺寸,也能減少重要部位變形的程度。除了材質上的特性之外,如何使主軸大象與身上動物群的安排配置和諧就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我想讓作品表現出動物們對於牠們「理想中的家」有共聲齊鳴的氣氛。像是作品中每個動物至少都有三至五種姿態的草圖版本,最後藉由模型統合平面與立體的差異,進而創作出視覺上最為協調的作品樣貌。

    Q:從開始到最後完成的每個階段中,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去雕塑?有沒有發生特別開心或是意外的插曲出現?
    平時在我的創作脈絡中就逐步在摸索森林這個題材,森林是我平常作為心靈休憩的對象,所以當得知比賽訊息開始執行這件作品時,也藉此完成我一直以來想做件有關於森林作品的心願,於是我面對著山林泥塑,去補捉森林的空間感,並研究大象的肢體與動作,以及挑選適合配置於大象身上的小動物們。製作的過程中充滿著許多小小的發現,也經歷了不少難題,但整體對我來說是興奮且愉悅的。

    Q:你的作品具有哪些特質?心中有無特別想傳遞給社會大眾的理念與訴求?
    我個人作品的產生是出於一種非邏輯性的聯想及直覺,一種物對物的圖像關係思考,一開始可能是一個物件、一席擺設、一位過客或一隅風景。每當眼睛被吸引著去凝視,凝視的內容便開始延伸許多感性的連結,甚至無意識的拼接奇想,這時我便會去蕪存菁的一一在筆記本中描繪,當作作品最初期的資料。這些創作的資料通常並不成熟,但卻具有十足的創意。要開始著手某件作品時,我就會翻開筆記本在腦海中尋求美麗的撞擊,藉由看似無關的事物衍生出新的詮釋內容,而通常這樣邂逅的組合總
    是讓我欣喜若狂。
    我覺得在我的創作裡「非邏輯」是重要的,由於它創生而出的總是不落於俗套,我想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太過充斥理性與文字性的思考吧? 太多的合理規範與框架箝制了人們與生俱來的天才想像力,「每個嬰孩都是天生的藝術家」,這句話說的也是如此吧! 然而我所謂「非邏輯性的思考」並不是胡思亂想,對我而言往往是依照我個人對物件的視覺經驗與情感,或是藉由發呆放空時對於媒材與對象更深刻、更原始的體悟。這樣的思考模式我覺得是更貼近於本質的,也能彰顯雕塑的魅力及其特性。

    Q:希望作品能和住戶產生什麼樣的互動?
    在現代的生活裡我們隨處可見商業規格化的複製產品,這樣的便捷使得人們會逐漸除了挑選之外,難有更深層的美感與創造力的觸發。
    所以我想試著藉由我的作品拉近人們與雕塑的距離,除了欣賞造形上的美感之外,讓作品融入人們的生活,讓人寄情於物,在生活中觸發更多的微笑。

    瀏覽人次:525174